【聯合晚報/記者王彩鸝、韓青秀/台北報導】 2007.02.11 02:29 pm
今年是南京大屠殺70周年,國外很多導演都打算把它拍成電影,
但這段歷史在剛出爐的翰林版高一歷史課本卻「不見了」,
其他版本也只有短短3、4行。
高一下學期歷史課本因為95課程暫行綱要而重新編纂,
在北一女、建中、松山及石碇高中學生協助下,
本報取得今年2月才熱騰騰出爐,計有南一、康熙、翰林、三民、龍騰等
五家出版社發行,五個版本歷史教科書對南京大屠殺的處理略有不同。
北一女中使用的翰林版,用了22行課文談「八年抗戰的歷史意義與影響」,
隻字未提南京大屠殺,也沒有圖片;建國中學用的龍騰版,則是著墨最多的版本;
五個版本中,龍騰和南一有文有圖,康熙和三民則有圖無文。
曾經參與教科書編輯的台大歷史系主任吳展良表示,
南京大屠殺是很重要的歷史事件,但是困難在於教科書分配的整體問題,
世界史有二冊,台灣史有一冊,長達五千年的中國歷史卻要濃縮為一冊,
不僅是南京大屠殺可能消失在教科書中,
很多重要的歷史事件也無法擠上篇幅,年輕一代的歷史記憶改變,
牽涉到更根本的國家認同。
吳展良說,南京大屠殺的消失只是歷史教科書分配下產生的現象,
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審查過程中有無受到要求限制,
例如連「國父」用詞都被拿掉,什麼事件被書寫,
以及什麼事件被限制在歷史教科書之外,這些都牽涉到價值判斷。
北一女歷史老師蔡蔚群說,在日本右翼編的教科書中千方百計淡化、
甚至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存在,有其民族情感和政治目的。
但,台灣現在把中國五千年歷史濃縮在一學期內教完,
因此南京大屠殺所占分量也都很微小,甚至一字不提,
有些老師質疑這和日本右翼的立場有何不同?
蔡蔚群和中山高中歷史老師李彥龍都表示,歷史教科書如何呈現南京大屠殺,
關係到現代人希望喚起或是遺忘那段歷史。
雖然現在教科書沒寫,但他們在教到八年抗戰時,
都還是會提到南京大屠殺。
李彥龍表示,南京大屠殺的史實,跟時下年輕人的哈日行為形成強烈對比,
他會藉此歷史事件,讓學生了解在日本文化背後,也曾有殘酷、獸性的一面,
但重點不在增加民族仇恨,而是曾發生過的事,不該被忽略或遺忘。
【2007/02/11 聯合晚報】
Bloggerads廣告1
- Feb 11 Sun 2007 15:47
【教育】北一女歷史課本 南京大屠殺不見了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